品牌破圈翻车启示:失衡的扩张终难长久
日期:2025-09-25 17:02:46 / 人气:27

作为兼职KOL,近期因主业(招聘平台“金九银十”发力期)繁忙,虽成“全网最晚写品牌翻车”的人,但静下心梳理山姆、西贝、始祖鸟等翻车事件后发现,其本质症结相通——破圈中的失衡。即品牌在市场份额与用户快速增长中,原有内在结构性冲突遭遇外部黑天鹅事件引发的危机。核心可归结为三点:原生用户与支柱用户的博弈、向下兼容与向上期待的错配、对立阵营与对立态度的风险。
一、原生用户VS支柱用户:价值锚点不能丢
品牌发展中,原生用户(从0到1的基石)与支柱用户(收入/份额主力)常是两拨人:始祖鸟原生用户是户外爱好者,支柱用户是中年成功男士;巴塔哥尼亚原生用户是户外运动与环保主义者,支柱用户是硅谷精英;B站原生用户是二次元,支柱用户是学生及35岁以下白领;网易云音乐原生用户是小众音乐人与爱好者,支柱用户是泛音乐APP用户。
始祖鸟此次翻车的底层原因,正是将支柱用户的“征服叙事”作为品牌价值核心,以征服者姿态面对自然,抛弃了原生用户的户外环保价值观。而破圈的关键在于:品牌价值必须与原生用户站在一起,用产品矩阵承载支柱用户的多元需求。因为大众用户被吸引,往往是被原生用户代表的立场、理念触动,形成心理向往——如成功男士选择始祖鸟,是渴望摆脱“西装里的无趣中年人”标签,而非单纯追求“征服自然”的符号。
巴塔哥尼亚的做法值得借鉴:始终坚守自然、环保的品牌主张,广告与沟通口径从未动摇;但产品线延伸至城市轻运动系列,且坚持环保面料,既保留品牌内核,又适配大众需求。由此总结破圈三定律:(1)价值主张锚定原生用户;(2)产品矩阵拓展人群边界;(3)功能性承诺(如品质、环保)全产品线统一。
二、向下兼容VS向上期待:姿态与预期要匹配
品牌破圈时需警惕“向下兼容”的陷阱——不要为吸引新人群而主动牵手低阶品牌。2023年Fendi与喜茶联名,将主品牌元素融入20元客单价的奶茶,虽赚得声量,却拉低了奢侈品调性,2024年业绩下滑至奢侈品第二梯队垫底(营收24亿欧元,低于Saint Laurent 29亿、Celine 26亿);瑞幸与茅台联名“叫好叫座”,但据茅台内部人士透露,该合作在集团内被定性为“事故”。
山姆的巧克力派风波同理:选择好丽友、卫龙等供应链头部企业联名,本是追求品质与性价比,但忽略了品牌“咖位”不对等——大众将其解读为“山姆堕落,选择夫妻店常见的平价品牌”。若采用“定制款”而非直接联名,接受度或更高。
另一方面,品牌需管理用户的“向上期待”:用户购买力与期待值未必对等,需明确其核心需求是“方便简餐”还是“郑重体验”。西贝78%销售额来自家庭消费,2024年儿童餐销量超4000万份,但“预制菜儿童餐”引发众怒——家长支付高价,买的是“比自己更专业的儿童餐服务”,这种“郑重期待”被预制菜打破,自然引发反噬。因此,品牌需:(1)精准识别用户期待;(2)若期待与服务不对等,需主动调整沟通方式、定价或承诺,避免隐患。
三、对立阵营VS对立态度:跨界别“背刺”原阵营
品牌可拓展用户阵营(如从女性到男性、从打工人到管理者),但绝不能采取与原阵营对立的态度。珀莱雅38节广告中插入男性故事,引发女性用户抗议“妇女节为何让男性表达”;京东请杨笠代言,导致男性用户集体退会员、退单——二者均因性别立场“背刺”核心用户阵营。类似案例还有李佳琦眉笔事件(站到“猪猪女孩”对立面)、钉钉无招12点工位巡逻(站到打工人对立面)。
性别、地位等身份对立本就敏感,易引发舆论反噬。正面案例是小米汽车:虽重点展示防晒等女性友好功能,却未给产品贴“性别标签”,低调拓展人群而不触碰对立红线。总结:品牌跨界阵营时姿态要低调,最忌在态度表达上“背叛”原生用户。
传播沟通补充:危机应对的两个关键
1. 与负面概念“脱钩”,而非自证:西贝被罗永浩吐槽“预制菜、难吃、贵”,“预制菜”是具体概念,“难吃贵”是主观感知。创始人若反复纠缠“是否用预制菜”,反而强化二者关联;不如从“品质升级”“性价比对比”入手回应“难吃贵”的质疑。
2. 不放弃与原生用户深度沟通:原生用户是品牌核心簇拥者,危机时更愿倾听解释。不少品牌仅发“对外声明”,却忽视与“自己人”的深度沟通,导致核心用户失望背离。应通过内部员工、信赖KOL等渠道,在合适场景做好说明,稳固基本盘。
品牌破圈本是扩张必经之路,但失衡的扩张终将付出代价。唯有锚定价值核心、匹配用户预期、尊重阵营边界,才能在快速增长中走得稳、走得远。
作者:沐鸣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为什么在学校里很难交到朋友?—...10-31
- “扇巴掌才能退款”引争议:千岛...10-31
- “雅江集团”投资利好频现?内部...10-31
- 阿根廷中期选举:制度弊端下的无...10-31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