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鹏“重拾”执念:机器人、低空经济与智驾的未来挑战
日期:2025-11-10 18:09:04 / 人气:20

上周,小鹏汽车在“科技日 + X9 增程”组合活动中,凭借机器人而非汽车成功刷出存在感,引发广泛关注。这背后反映出小鹏在AI领域的执念以及新业务面临的诸多挑战。
机器人:热度背后的技术与商业不确定性
科技日上的机器人秀
在11月5日的“科技日”活动上,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亲自发布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“IRON”。现场展示虽只是基础的外观展示和短暂“猫步”行走,但IRON展现出柔和的肩颈舒展、自然的胯部摆动和流畅的转身衔接等类人能力,引发部分人质疑是真人套壳。小鹏当晚临时加拍“何小鹏拉开机器人拉链”短视频,周四“超级增程”发布会前又增加剪开机器人小腿“皮肤”和“肌肉”环节,何小鹏哽咽表示证明不是真人时心酸,媒体进一步渲染成“中国的机器人,非要撕开衣服才能自证清白”。
技术亮点与战略转变
IRON的出色表现源于硬件和软件层面的升级。硬件上,其打造了比“宇树类”人形机器人更复杂的机械运动结构,提升了肩部、腰部和胯部的自由度;软件上,将生成式大模型嵌入运动控制与导航管线,形成“端到端的动作生成”能力,搭载3颗图灵芯片,算力达2250TOPS。不过,这虽让IRON火出圈,但它是早期产品,今年年底宣传时还在说机器人“打螺丝”,如今何小鹏明确否定“在工厂打螺丝”和“在家做家务”场景,新的目标场景为“导览 + 导购 + 导巡”,但灵巧手方案不足以支撑具体场景应用。何小鹏将“高阶人形机器人”量产时间定在2026年底,然而其具体形态、规模和实际用途仍不明朗。
低空经济:信息有限与落地难题
本次“科技日”上,小鹏低空经济板块信息增量少。宣布“陆地航母”步入量产前夜,亮相全新全倾转构型低空机型A868,预计实现500km长航程,最高航速可达360公里/小时,还透露即将在敦煌推出西北首条低空自驾旅游线。但国内低空飞行器旅游开发大多落地后无声,如亿航虽有设备和航线开通新闻,却未彻底进入公开商业运行。A868目前只是简单展示模型,相关机型认证和适航认证需3 - 5年,距离实际落地还很早。
智驾:重要但待验证
相比机器人和低空交通工具,智驾AI能力对小鹏基本业务更重要。过去一年,小鹏智驾能力排位有小幅下滑。此次“科技日”上,小鹏将VLA模型升级为“第二代”,修改了大模型结构,追求更极致的数据利用效率和端到端能力,强调数据、算力等的重要性。虽官方展示的Demo片段表现不错,但未提及关键细节,原因是国内智驾行业竞争激烈。第二代VLA模型有两大细节,一是内部曾有两条路线并行且一代出现很多Bug,二是成果是坚持后“涌现”出来的,其出成果需不断投入。小鹏还向全球商业伙伴开源(非免费),大众汽车集团成首发客户,因能力提升将Robotaxi业务开展时间提前到2026年,推出三款车型并启动试运营,但目前难以确认其表现,需等媒体评测。
执念的挑战与未来重点
何小鹏有“AI改变世界”的执念,今年年初董事会不支持造飞行汽车和机器人,他仍坚持。这种寻找新机会的做法没错,但新方向要与主营业务结合、逐步成熟落地、不辜负消费者期待并形成完整“品牌势能”是艰巨挑战。小鹏官方定位从“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”升级为“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”,各条业务线如何在现实产品和应用场景中展现强大能力和竞争力,是小鹏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点。
作者:沐鸣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TVB前女星邓佩仪离巢后近照曝...11-16
- 硬塞还是饺子太猛?《哪吒2》获金...11-16
- 58岁英拉:接地气形象与休闲穿搭...11-16
- 舒淇:渴望小孩却未能如愿的心声11-16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