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浩月:《生万物》——时代缝隙中的人性与土地情怀
日期:2025-08-19 20:47:19 / 人气:8

电视剧《生万物》讲述了作者家乡鲁南农村在1926 - 1946年间发生的故事,该剧改编自山东作家赵德发的长篇小说《缱绻与决绝》。出于对家乡的亲切感,剧集播出后作者第一时间追看。这部剧由刘家成执导,王贺编剧,杨幂、欧豪、倪大红、林永健、秦海璐等众多演员主演,目前正在央视电视剧频道和爱奇艺热播。
杨幂:演绎从时代缝隙走出的蜕变女性
杨幂在剧中饰演绣绣,这个角色极具反差感与颠覆性,她从千金小姐转变为种地农妇。若了解民国时期以及老解放区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变迁史,便能理解像绣绣这样的“仙女”为何会跌落凡尘,那个时代被迫下嫁的富家女不在少数,她们在身份的巨大转变中挣扎求生。
杨幂生动地演绎了绣绣学灶火、做饭、拾柴、种地、绣农协旗等经历,将财主家女儿的蜕变过程完美呈现。她赋予了绣绣坚定的信念感,绣绣作为被动走向土地的女子,与那个时代的女性有很大不同。她不愿用身体的“清白”来维护“尊贵”身份,甚至用被土匪“坏了”的谎话挑衅封建礼教,这份胆识令人赞叹。在帮铁头拿回被抽走的十三亩地时,她巧妙周旋,深知公公封二视土地如命、吃软不吃硬的性子,拉上丈夫大脚和婆婆精心策划“合谋”,让观众看到她为守护农民土地权的真心与谋略。
在二月二“踅谷仓”仪式中,绣绣虔诚地参与,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盼,全身心沉浸其中。她的表演有递进的成长感,从最初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到“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”,成功演绎了角色身份与心理的细腻变化,这是她近年塑造得较为成功的角色之一。比如应费左氏之请写信给费文典,她只写“归”字,既完成任务又保留界限,实现了角色情感的可信度,完成了从千金小姐到农妇绣绣的完美转换。
绣绣和原本的结婚对象费文典,都身处时代缝隙中。费文典主动出走成为新青年,绣绣承受愚昧舆论压力想要活出自我,他们都有各自的坚持与屈服,但行进方向一致,都渴望成为时代的主人。
土地叙事:人物与情节的坚实根基
电视剧名虽省略了“土地”二字,但土地生万物的主题贯穿始终。剧中人物对土地的热爱令人震撼,绣绣的公公封二手捧一把土,称能让它流出油,把土奉在鼻息间,如嗅神圣的粮食,这种对土地的虔诚,如今远离土地的年轻人或许难以理解,但对于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民来说,土地就是他们的珍宝,有地便有粮,有粮便有财。
《生万物》以“土地叙事”为基础,让人物与情节有了扎根之处。了解土地之于农民的重要性,就能明白他们对土地的渴望与贪婪。重温这段历史,也是在了解父辈、祖辈的人生,寻找自己的来路与出处。土地的厚重与恩情,值得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深入思考。
文化与情感:土地衔接下的动人篇章
《生万物》中对自然万物、天地节气的尊重体现在诸多动人细节里。封大脚每逢重要日子给天牛石烧纸钱,遇到苦闷时向其倾诉;封二将竹筒埋在地里“试春气”,羽毛从竹筒飘出,展现了大地的脉动与生机。二月二“踅谷仓”的仪式,寓意着丰收,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描写,让人暂时忘却人物的爱恨情仇,感受到人与土地最原始的互动,体会到土地的灵性,这是农人与土地签就的无形契约,土地给予的安全感仿佛永恒。
天牛庙村的人,有忠厚纯良者,也有撒泼耍懒者,但在遇到婚丧嫁娶等大事时,他们会团结一心。绣绣母亲去世后,送葬队伍在雪地里绵延如龙,传递着“逝者为大”的伦理重量,这一重头戏值得细细品味,从中能看清灵幡挽联、祭奠规矩和程序,以及生命重归于土地的独特印迹。
剧中通过耕作、仪式、互动等,细腻地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化,有着极为动人的元素。在已播出的剧集中,我们能感受到特殊历史时期文化在偏远农村因“撤退”与“捍卫”产生的拉扯感,对剧中蛮不讲理、见利忘义之人的生气,实则是对规则失守、秩序破坏的痛感。接下来,剧作能否通过关系重建、命运改写来消弭这种痛感,值得期待。
《生万物》让观众看到那些从时代缝隙中挣扎而出的生命,成为农耕文明迈向现代文明的悲壮注脚。它的价值在于以土地的厚重托起生活的丰富,提醒人们莫忘“地气”,唯有向下扎根,才能向上生长。鲁南的土地,乃至全天下所有的土地,孕育着粮食与希望,也承载着挽歌与深情,土地深处贡献的能量和人们赋予同类与万物的深情,将生生不息。
作者:沐鸣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韩浩月:《生万物》——时代缝隙...08-19
- 全智贤登韩版《GQ》金九封面,...08-19
- 《午夜凶镜》8 月 29 日来袭 中式...08-19
- 63 岁马景涛与 37 岁女友的忘年恋...08-19